文學理論導讀第一章摘要 英文的興起

十八世紀,能稱為文學,其依據顯然是意識型態的。文學「體現」某些社會價值,更是進一步鞏固和傳播這些價值的重要工具。其涵蓋整套意識形態的事物:雜誌、咖啡館、社會和美學的論文、佈道辭、經典譯著以及禮儀與道德手冊。

最初,文學範疇限縮成「創造」或「想像」的作品。而至十八世紀末,言說有了新的區分和分界,一種或可稱英國社會的「言說形構」(discursive formation)的激烈重組。到了浪漫時期,「文學」逐漸變成與「想像」的真正同意。

國在此時踏上經濟起飛階段,成為全世界第一個工業資本主義國家,而浪漫時期的文學作品開始與資產階級政權嚴酷的現實產生潛在性的悲劇衝突。然浪漫作家儘管能言善道自稱人類的「代表」,是以人民的聲音在發言,說得盡是永恆的真理,卻漸漸在此社會運動中喪失地位。

現代「美學」或藝術哲學亦崛起於這個時代,新一代美學家企圖揭示審美能力的內在結構。藝術原本總是涵蘊於物質活動、社會關係和意識型態的意義之中,現在則被抽取出來,被提升為一種孤立的物神地位。

較於了無生機的理性主義和近視的經驗主義,十八世紀末的美學理論的核心象徵主義卻能解決一切矛盾的萬靈藥,象徵是整體的東西無法個別分析,象徵或文學的工藝品在十九世紀和二十世紀被推許為人類社會本身的理想模式,促使下層階級忘卻其煩惱,為共同利益同心協力。

十九世紀末,在科學發現和社會變遷的打擊下,使得宗教衰落,統治階級對於意識形態無法達到有效控制感到憂心,而英文的興起與此有很大的相關性。從多方面看,文學都是適合這種意識形態大業的候補手段,能把勞工改善生活條件等要求安置於宏觀的視野,並能使他們對中產階級產生敬畏之心;而閱讀也是獨自沉思的活動能遏止他們採取集體政治行動,並對祖國的語言及文學自豪。

文」作為一門學院科目,不是開設在大學,而是在技術學院、工專以及巡迴推廣講習班。事實上,英文是窮人的經典,灌輸其民族自尊心與道德價值,是廉價的通識教育,藉著一種更精妙的道德傳播方式;「戲劇搬演」(dramatic enactment)大行其道,所以文學本身就是現代的道德意識型態。
  
第一次世界大戰,英國與德國的戰爭使英文得以成為大學的一門科學,語言學被斥為條頓民族故作高深的胡言亂語,而主導英文的是稚氣未脫的小資產階級後代:借助歷史、心理學、文化人類學、心理等,塑造英文成為一門嚴謹學科。
李維斯夫婦在一九三二年創辦評論期刊 - 《細究》(Scrutiny),致力倡導英文研究的道德歸向,如今李維斯派以融入英國英文研究的血脈,變成平時表現批評智慧時本能的形式。

究》駁斥純「文學的」價值,堅持認為文學作品評估深切關係到對歷史和社會整體本質更深刻的評斷,提倡對文學文本施以最嚴謹的解析。

中下階層對高踞其上的沒落貴族深懷敵意,他們同樣極力自別於屈居其下的勞工階層,因為他們永遠有淪落其中的危險。《細究》是在這種社會的矛盾心態中興起的,對文學的學術建制態度激進,對人民心態則劃地自限。
 
閱讀文章,即可與本身存在的根源恢復生機勃勃的聯繫。在某種意義上,文學本身就是一個有機社會,它之所以攸關緊要,就在於它不折不扣是一種完整社會意識。

十七世紀末,內戰把君主送上了斷頭台,下層階級的清教主義瓦解了教會,導致現代世俗社會種種力量 - 科學、民主、理性主義、經驗上的個人主義掘起。英文淪落為浪漫主義和維多利亞主義,成為喪失集體信念和深陷個人主義歧途社會得奇談怪論。

新批評的詩包含對對立事物的嚴謹結構,但這些對立事物絕無威脅我們對連慣性的需求,因為它們始終可被化約為封閉的統一體。相對的,燕卜蓀的晦澀始終不可敲定;晦澀指的是詩的語言無力、消散,或表達過份之處,這就充分暗示,意義的脈絡不可窮盡。

園詩提供一種虛幻的辦法,來解決一項緊迫的歷史問題:知識分子與「常人」的關係,寬容知性的懷疑論與較嚴謹的信仰問題,職業化的批評和危機重重的社會關聯等。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傳播符號學理論第三章 傳播、意義與符號

傳播符號學理論第五章 意義

符號學概要